近年來,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發(fā)生了一系列深刻變革,出現(xiàn)了許多新事物,中外合作辦學就是其中之一。一方面,一些高校采用“2+2”“3+1”模式,即學生在國內學習兩年或3年后再到國外學習兩年或1年,畢業(yè)時分別拿到國內高校和國外高校的學歷。寧波諾丁漢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上海紐約大學是先行者。另一方面,一些國內高校開始走出去,在海外建設分校(校區(qū))。北京大學、廈門大學、同濟大學、蘇州大學、華僑大學等都采取了這種形式。中國高校海外建分校(校區(qū))呈現(xiàn)規(guī)?;厔荨?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的學生正在上課。該校成立于2016年10月,是第一所在海外設立的中國知名大學分校,面向全國進行招生,也招收馬來西亞當?shù)厝A人。圖片來源: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官網
海外分校(校區(qū))優(yōu)勢明顯 是否算留學尚未有統(tǒng)一標準
中外合作辦學的高校,尤其是中國高校海外分校(校區(qū))在中外交流方面有著復合性優(yōu)勢。這種優(yōu)勢,既給海外當?shù)貙W生帶來實惠,也對國內學生有吸引力。以老撾蘇州大學為例,“來中國留學又回老撾上課的學生,不僅就業(yè)機會增加,工資待遇也比其他人提升50%左右。老撾蘇州大學培養(yǎng)的學生在工作中體現(xiàn)出來的素質與能力,已經得到當?shù)仄髽I(yè)及民眾的認可。”老撾蘇州大學首任副校長汪解先說。
2015年6月,清華大學和美國華盛頓大學在西雅圖聯(lián)合創(chuàng)辦全球創(chuàng)新學院,學員同時獲得清華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學歷證書。全球創(chuàng)新學院的導師鄭潔文(化名)表示:“在全球創(chuàng)新學院,學員不僅能接觸到清華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優(yōu)秀師資,了解中美兩國的前沿動態(tài),還能去微軟、亞馬遜、華為等全球知名企業(yè)實習。這種貫通中西、產學研融合的優(yōu)勢是其他學校不能比擬的。”
這些海外分校(校區(qū))雖然優(yōu)勢相似,但具體實施的方式卻有所不同。比如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主要面向國內招生,同時也招收當?shù)厝A人,現(xiàn)在也有日本和韓國的國際生,招生規(guī)模比較大。老撾蘇州大學則主要面向老撾當?shù)卣猩?,這些學生在老撾學習1年之后,再到蘇大校本部學習3年。他們的學歷獲得中國政府和外國政府雙重承認。北京大學英國校區(qū)則既招收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學生,又吸收中國學生來英國學習;既針對學生設有學術性的課程體系,也兼顧到企業(yè)家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需要,設有進修課程。
海外辦學的多樣性,直接帶來的影響是對學子留學身份認定不一致。一般而言,具有中國國籍的學生在海外就讀,且能夠拿到所在國承認學歷的屬于留學范疇,比如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等;他國國籍在海外或中國就讀,或者具有中國國籍在海外就讀卻只能拿到中國承認學歷的不屬于留學范疇,比如老撾蘇州大學就屬于這一類。
高校海外分校(校區(qū)) 不斷增多成為辦學趨勢
隨著中外交流合作的日益深化,中外之間的高等教育和人文交流的形式也日漸豐富,越來越多的中國高校正在或準備在海外建設分校(校區(qū))。
東南亞國家與中國一衣帶水,華人華僑眾多,是一些中國高校海外建設分校(校區(qū))的首選地。早在2008年,蘇州大學就開始籌辦老撾蘇州大學,該校于2011年7月成立,是老撾政府批準設立的第一所外資大學,也是中國政府批準設立的第一所境外大學。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主要面向馬來西亞及東南亞地區(qū)。
出于不同文化間交流互鑒的需求,歐洲各國則與越來越多的中國高校合作,也在歐洲建立中國高校的分校(校區(qū))。2014年3月,同濟大學海外校區(qū)落戶意大利佛羅倫薩。時任同濟大學黨委書記周祖翼表示:“作為同濟大學第一個海外校區(qū),同濟大學佛羅倫薩海外校區(qū)將積極探索面向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模式,致力開發(fā)更多跨學科、通識類的精品課程。”2018年3月25日,北京大學英國校區(qū)在倫敦正式成立。此外,華僑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云南財經大學分別在東京、曼谷等地建設分校(校區(qū)),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也開始分別與華盛頓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合作,加快教育全球化的步伐。
許多分校(校區(qū)),都接收國內校區(qū)派遣、選拔的國內學生;其中一些分校還直接招收中國學生。
學子在海外分校(校區(qū))最需要注意學歷認定
那么,中國學子是否應該在海外分校(校區(qū))“留個學”呢?這種學習履歷有多少競爭力?
必須說明的是,目前海外辦學的形式與規(guī)模,尚處于“百花齊放”的階段。這些海外分校(校區(qū))依托國內、國際資源的程度不同,辦學特點不同;所在地的人文環(huán)境不同,優(yōu)勢學科不同。于是,學歷受認可的程度和范圍也就不同。因此,學子在選擇海外分校(校區(qū))作為留學地的時候,要認真了解、具體分析,搞清楚留學目的校是否直接招收中國學生,取得的學歷含金量如何。當然更需要摸清留學目的地的發(fā)展機遇和留學目的校的學科優(yōu)勢。
除此之外,語言技能仍是學子求學海外分校(校區(qū))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很多中國高校海外分校(校區(qū))都是全英文授課。老撾蘇州大學需要老撾語、漢語、英語3種語言,對學子的語言要求較高。其次,學子還需要適應當?shù)氐亩嘣幕B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的郭子寧(化名)介紹說,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宗教并存的國家,馬來西亞的汽車是靠左行駛的……這些都需要學子去了解和適應。
因為中國高校在海外建設分校(校區(qū))尚處于摸索階段,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標準和規(guī)范,所以對于其學歷的認定成為廣大學子和家長最關注的問題。在其中一個海外校區(qū)學習的中國學生戴安(化名)說:“雖然名義上我們是海外校區(qū),但實際上早期只是短期培訓的性質,所以并不會有海外承認的學歷。”這位同學面臨的情況不是個案。
一般而言,中外合作辦學的校區(qū)所開設的專業(yè)都是雙方的王牌專業(yè)或人才市場緊缺的專業(yè),但并不一定頒發(fā)當?shù)卣J可的學歷證明。這就需要學子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作出選擇。另外,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高校海外分校(校區(qū)),一些硬件和軟件有待完善,一些分校(校區(qū))在辦學經費和校舍等方面的條件還談不上充裕和完善;還有一些分校(校區(qū))因離本校較遠,師資力量參差不齊,管理人員也不齊備。這些情況都需要學子提前了解相關信息,并做好心理準備。
更多留學咨詢,歡迎聯(lián)系萬佳留學專家。
>>我感興趣,馬上在線咨詢